“2006中国汽车营销论坛”开讲
|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渐渐习惯过洋节的中国人也悄悄玩起各种捉弄人的小把戏。这一天,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发出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却让全中国汽车经销商都笑不出来。《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全国汽车经销商集体体验哈姆雷特的心情:生还是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各路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随即引发一场口水大战。
这事情热闹归热闹,但看上去和普罗大众没什么关系,除了业内人士,似乎也没必要感什么兴趣。只是有人用一句“谁动了经销商的奶酪?”点出了关键所在。那么,在一环扣一环的利益生态链上,作为终端的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奶酪”不受到影响也难。
晦涩的理论留给专家赚稿费,我们尝试简单说清楚这件事情,那就是:《办法》代表政府提出了一个由汽车生产厂家制订游戏规则的未来中国汽车经销网络建设模式——谁能做谁的经销商?怎么做?都由厂家说了算;同时要求经销商必须负责汽车售后服务项目。
乍看,这应该算是政府规范市场的举措,但经销商的话语权几乎丧失殆尽,深层里,这事件更有着决定中国汽车市场何去何从的意味。
首先,《办法》几乎把品牌4S店作为汽车销售终端的标准版本。但是,2002年欧盟已经开始强力推行汽车销售改革,鼓励把汽车摆进超市和蔬菜、水果一起卖。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汽车销售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他们的思考逻辑都是要尽可能降低消费者支付在销售环节上的成本。当然,欧美的汽车市场和我国相比发育程度有天壤之别,但汽车作为商品,其附加值终究应该体现在顾客所需要的服务上,还是在像4S店豪华装修等销售环节的额外费用上,寻求答案的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其次,在“生产厂-经销商-消费者”的利益链条上,厂家和经销商双方本来互为长期合作伙伴和战略性资源,既是利益共同体,同时也是利益博弈方,但如果一方因变成另一方的附庸而消解,那就意味着他们将合二为一共同与消费者博弈。届时,市场的天平会怎么倾斜自然取决于相对强势的一端。在目前中国市场信息普遍不透明、不对称的前提下,消费者的“奶酪”显然是没有保障的。
评价一件事情的对与错不难,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才是要义。其中,《办法》所显现的汽车经销商也即“车商”的弱势局面的形成也有它的缘由。
“汽车经销商一直是奴隶!”一位在汽车销售行当里打拼了近20年的深圳资深车商这样感慨。不可否认,早些年乃至今日,确有不少汽车经销商热衷于向车厂争取货源,而在内部管理,营销手段和客户服务方面的理念和操作都相对原始初级,车型紧俏时开口就加个几万,销不动的时候又自行跳水,管理漏洞百出,服务形同虚设,丝毫不顾忌所作所为给厂家和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相当一部分厂家、行业管理者,甚至媒体、专家眼里:中国汽车经销商是幼稚而粗糙的一群,完全不能在产业链中担当独立的角色!于是,无论车市如何起伏跌宕,众人关注的焦点始终都在厂家、车型以及消费者的态度上。车商是什么?他们到底在做些什么?就算是汽车圈内人士回答起来也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但是,中国这一代车商也在与时俱进,特别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发达地区,已经涌现出一批完全称得上现代企业的车商。他们在战略制定、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内部管理和控制、品牌建设、销售业绩、客户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然,和标杆企业相比,他们还有很多地方待完善和提高,但是和人们心目中的昔日印象相比,他们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由此,4月24日,在上海车展期间举行的“从承接到拉动—中国汽车经销商论坛”提供了一个让汽车经销商说话的平台,一批来自上海、深圳的经销商第一次讲述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论坛由来自深圳的《汽车导报》杂志社发起,联手《经济日报》、《文汇报》、《新闻晨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全国重量级媒体共同举办,第一次聚焦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一个非常重要但又一直被忽视的环节——汽车经销商,以经销商为主体,讨论中国汽车营销的商业模式、管理体系和品牌建设等问题。
本次论坛除邀请资深学者专家作专题分析、阐述之外,主讲嘉宾是几位在上海和深圳两地车市风生水起,颇有作为的经销商代表,他们精心准备的主题演讲中,既有其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车市中的成功实践,也包含了他们对自身企业和汽车营销环节下一步发展的深入思考。
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需要每一个中国汽车人的成熟,其中,车商的成熟尤为重要,让我们期待和关注他们的声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