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将成为网络广告营收主要来源
|
博客是互联网出现之后信息时代最具爆炸性的事件,将会影响到各行各业。当然,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从来没有阅读过网络日志,根据Pew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美国只有27%的网络用户阅读网络日志。但是,目前互联网上已经有900万个网络日志,而且以每天4万个的速度持续增长。即使其中99.9%都与我们自身无关,每天仍然有40个新增的网络日志值得我们去关注。
出版物曾经是传媒的主流,但与之相比,网络日志的发布成本几乎为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不到10分钟内注册成为博客。在此之前,新闻的选择和发布权在编辑手中,而现在好的博客也能够拥有大量的读者。也就是说,区分媒体和公众的界限已不复存在,大众传媒的概念已被颠覆,博客创造了真正属于大众的媒体。
博客到底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三个例子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1)年轻的程序员马克-简(Mark Jen)因为在自己的网络日志上发表不适当内容而被Google解雇,他也因此声名大振。目前,Google公司仍然有数十位博客,分析人士认为Google此举是为了杀鸡儆猴。
(2)通用汽车将博客视为一个绝佳的机会,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其公共关系部门运作,并影响主流媒体的报道。今年1月,通用汽车董事会副主席鲍勃-鲁特(Bob Lutz)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日志。
(3)公关公司CooperKatz & Co.的主管史蒂夫-鲁贝尔(Steve Rubel)同时也是一位博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商业公司监控那些谈论这些公司的网络日志,以便进行危机公关和控制。麦克-卡尔奇尼(Mike Kaltschnee)也从事着类似的职业,目前他主要为Netflix工作,虽然他一直声称Netflix并没有付他报酬。
也许有人有这样的疑问,Blog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泡沫呢?答案当然是“不会”。理由很简单,博客创办初期仅仅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而1999年网络公司获得的风险投资总额高达199亿美元。网络公司需要程序员、预算以及办公环境,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博客只是计算机前的普通用户,他们没有预算和商业计划,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也就不存在泡沫。
博客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但为什么网络巨头却纷纷在这一领域寻找立足点呢?Google博客项目经理贾森-古德曼(Jason Goldman)就此表示:“博客是推动互联网增长的重要力量。过去的8个月里,博客世界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其中存在大量值得挖掘的数据和潜在的客户。”
博客搜索引擎公司Technorati创始人大卫-希福莱(David Sifry)的看法则略有不同,他认为博客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希福莱认为,目前的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图书馆,收集了大量静态文档。而网络日志则有所不同,每一个日志都和一个特定的时刻相关,如果一个公司能同步跟踪上百万个网络日志,该公司就可以掌握这个世界每一分钟的最新动态。也就是说,传统的网络对我们已知的内容进行了分类,而博客网络则可以追踪我们正在思考的内容。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使博客成为主流。虽然目前只有5%的互联网用户通过RSS阅读,但在雅虎和微软的不懈努力下,这一数字将会持续增加。网络广告也会介入这一领域,雅虎已经开始在RSS种子中打包自己的广告,而Google也有类似的计划。此外,播客(podcasting)技术的出现对于博客的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简而言之,播客就是RSS结合iPod音乐播放器。当PodCast软件阅读RSS种子上的标签后,就会自动下载MP3,并按照用户的喜好进行整理,最后在iPod上播放。
无论是网络巨头,还是博客,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利用现有内容盈利。也许未来主流媒体公司将把网络日志作为一个广告工具,并掌控博客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五年内,到底谁胜谁负将会有最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将会与博客越来越接近,尽管目前博客的广告前景还不明朗。雅虎和微软都在网络广告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今后还会继续投资。
如果博客最终成为广告营收的主要来源,主流媒体又将如何应对呢?不得不承认,主流媒体正处于危险之中,因此不得不去了解和掌握博客。这并不是因为博客在同主流媒体争夺广告营收,而是因为博客代表了上百万目击者,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表述自己的见闻。可以说,博客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去年12月东南亚发生的海啸证明了博客的新闻价值,在第一条正式报道发布之前,已经有数千个博客将灾难图片、视频和描述上传到了互联网上。
在文章的最后,两位记者史蒂芬-贝克尔(Stephen Baker)和希瑟-格林(Heather Green)以本文举例说明了传统媒体和博客文章在生成方式上的不同。按照传统方式,一片文章首先要确定选题,随后记者阅读文献并展开讨论,接下来采访各行业专家并要求专家对选题保密,直至文章发表。而如果采用博客方式,内容的产生过程将是一个有多方专家参与、完全开放的讨论模式。
|
|
|
|
|
|